SCI论文,即为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对于国内的研究人员来说,撰写发表一篇SCI论文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对于当前的绝大部分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只能撰写中文论文,而对于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则必须是英文,这就导致了研究人员需要通过翻译人员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这才算彻底的完成了一篇SCI论文的撰写。

  根据统计,在国际期刊审稿过程中,85%的论文被拒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论文不能用英文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思想和科研成果造成的。而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除了跟翻译人员的水平直接挂钩,还需要好的润色和修改服务。因此,SCI论文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较强的语言基础和学术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修改编辑经验。一篇好的SCI论文翻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SCI论文翻译

  1、理解文章意思

  只有读懂文章才能进行翻译,要不然就是胡乱翻译,从而造成文章的可读性差,甚至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在翻译时,译员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进一步查实作者的写作,仔细查看参考文献,从中找出其不足。比如:中药提取物“冬凌草甲素”可使M2型白血病获得良好疗效。

  这是一种很含糊的表达,尤其是“良好疗效”这一类的字眼。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在翻译SCI论文时,一定要做到精准,不能使用带有含糊的字眼。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要通读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才能开始翻译。想要翻译好SCI论文,还需要良好的学术思维,普通的翻译者是翻译不好的,这需要常年的积累才可达到这样的水平。

  2、良好的语言基础

  发表SCI论文关键是内容,而SCI论文翻译语言要求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用词造句应该符合本族语的习惯, 要用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语言。这就导致译员要具备相当好的语言基础和语言驾驭能力,全面的英文语法知识和广泛的专业词汇量缺一不可,必须克服汉语式英语这一大部分译员都会犯的错误。如果只有大量的词汇量而没有较好的语法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肯定错误百出,出现结构混乱、文理不通、逐词死译和生硬晦涩等现象。

  除了良好的英文基础外,中文基础也忽略不得。很多人在找人翻译SCI论文时,偏向于外国人,虽然外国人的外语水平是一流,但是对于中文是不了解的,在翻译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翻译的好坏,在翻译SCI论文时,中文基础也是很重要的。

  3、理清文章结构、强化主旨

  不看文章结构直接按照作者的行文进行翻译,基本上都是不符合SCI论文发表的要求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和作者进行沟通,了解作者在撰写文章时的思路,如何突出文章的研究意义,如何强化文章的主旨等,这些都是译员要与作者要与作者沟通的问题。沟通之后,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了解,才能进行文章的翻译。

  4、宽广而深入的知识面

  仅仅会外语是无法翻译SCI论文的,要精通大量相关领域科研学科的理论知识及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译者还要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当然这里是对专业领域而言的,是对专业领域的扩展性了解。就像医学论文翻译,除了要精通医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植物学、社会学、机构名称等。没有这些常识,译者的语言水平即使再高,也是无法做好SCI论文翻译工作的。

  5、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

  要提供专业、准确的译文,必须具备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这样,一则可以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文章的不足加以修改,并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修改写作思路。再者,熟悉SCI论文发表的工作人员明确怎样的论文才会被接收,该如何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并促成文章的快速发表。

  6、SCI论文润色修改

  能够成功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除了翻译要过关,出色的润色修改也是必不可少的。论文修改的范围包括标题的修改、主题的修改、结构的修改、材料的修改、语言的修改等等。修改论文时要对观点、材料、结构等进一步核对和调整。据调查,SCI论文修改、润色和翻译服务可以使投稿的论文给审稿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使论文发表的机会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