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IT类稿件时,总体原则是要行文简洁,灵活处理,不拘泥于原文,多理解原文意思,切记生硬直译。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避免啰嗦和赘述
在IT文章翻译中,时常可以看到某个产品罗列了一大堆特性功能,翻译起来很繁琐。比如下图中,每句开头都有“支持“二字。细细想来,这两字可以全部省去,译文中只说明特性即可,且全部用短语的形式说明,译文简洁明了,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产品的特点。所以,从此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省去中文一些无意义而又啰嗦地重复表达,大胆提炼原文意思,再用简洁的英文表达。这样翻译的效果比直译要好得多。
遇到中文直接以句子段落的形式描述特性时,也可以写成上图中item list格式。这就需要译者充分理解了原文,能够不拘于与原文,破除原文的格式,对其进行大胆改写。因为我们看到很多科技论文中在描述特性时都是以item list格式表达的,这样不仅更利于读者了解产品功能,还避免了原文啰嗦地描述,也能使译文更灵活多样化。
二:如何处理无主句
无主句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经常翻译中遇到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合适。我们倾向于添加句子的主语,前提是能清楚知道句子的主语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句子的主语,很多时候就只能处理成ing形式。在IT文章中,很多无主句出现在说明参数作用的表格中,如上图的例子。这时可以用第三人称单数开头表示陈述的意思。在IBM的很多文章中,甚至有直接动词原形开头的表达。可见英文的一些固有格式在科技英语中正在被弱化,有时候为了意思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表达,我们不必拘泥于所谓的格式。而是寻求怎样更加直接的表达意思。英语虽然是重于格式,但为了意思的表达,也可以做出一些变化。
三:如何处理图表头
翻译过程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译员将上图中的表头处理为“XXX Table”、“Table of XXX”,弄得译文非常佶屈聱口。为啥一定要把这个table和figure翻译出来呢?难道读者看不见下面是张表或者图,非要我们翻出来才行?因为一旦把table或者figure去掉,译文变得更加简洁,并且也不会影响读者对表或图的认知。可见这个词是多余的,可以删掉。
四:如何优化标题
这里要说的和图表头类似,是对标题重复表达的简化。如上图一级标题为“H901MPLB单板的详细规格”,那么二级标题中我们看到中文全部重复了“H901MPLB单板的”这几个字。那么这就值得考虑了,因为一级标题的内容肯定是包含了二级标题的,二级标题的内容是对一级标题的详细分类说明。既然一级标题中提到了这个单板,那么显然之后所有的二级标题都在介绍这个单板,所以再重复这几个字就毫无意义。这时,我们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把每一小节的内容翻出来即可。
引申开来的话,很多中文重复的表达,我们都可以简化。比如“左边的路和右边的路”很多译员想都不想,直接翻译成了“left road and right road”,我们为什么不翻成“left and right roads”这样译文不是看上去更简洁?这只是一些很小的地方,但是不处理的话,译文出来会很长。
五:如何让译文简洁明了
在意思能够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短的表达。还是那个原则,太长读者不愿意看。就像浏览论坛一样,看到一篇很长的帖子,如果不是因为配上了有吸引力的图片,可能很少人愿意看。翻译也一样,四个词能说清楚的问题,没必要用五个词。特别是在IT稿件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无谓的华丽表达。
六:如何处理句式和语态
(1) 悬垂结构
• To impl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VLANs, proxy ARP must be enabled between VLANs.
• To impl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VLANs, you must enable proxy ARP between VLANs.
• Proxy ARP must be enabled between VLANs to impl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VLANs
悬垂在我们的翻译中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即从句和主句的逻辑主语不一致。如果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直译不动脑筋,就会写出悬垂句。悬垂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手动添加句子的主语;二是将从句移到主句后面去,不要以ing或者to do的结构开头即可。比如上面第一句的悬垂可以写成第二和第三句的模式。
(2) 主动与被动语态
• 主动语态使句义直接、明了、有力。在翻译面向用户的资料时,建议以主动语态为主,因为相比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的表述更加清晰、明了。
• 在操作、安装类指引性(也称为步骤类procedural)资料中,使用第二人称you开头,可以让客户更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切忌使用被动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