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人工智能的风潮席卷全球的时候,翻译成为了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为什么翻译这个项目会被这些科技巨头拿来与AI人工智能相融合呢?主要原因还是“语言”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相当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是机器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问题,这决定了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翻译,这决定了人本身认知的边界问题。
目前在智能手机中,翻译类软件是大部分人能触及“AI翻译”的最直接手段,目前主流翻译APP包括谷歌翻译、有道翻译官、百度翻译等,除了基本的字词句翻译外,这类APP已经能实现拍照翻译、实时翻译、语音翻译等功能。
而自今年开始,围绕人工智能语言和翻译,最热的产品变成了AI翻译机。
AI翻译机表现活跃
据了解,早于2016年到2017年初,就曾掀起过一波AI翻译机的浪潮,当时有多家国内外企业推出了类似形态的翻译机/翻译耳机,这当中既有国内语音巨头科大讯飞,也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的创业企业。
但由于当时产品形态不成熟、翻译效果欠佳等原因,AI翻译机逐渐趋于沉寂,各家科技公司开始转向AI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等领域。
不过,近期AI翻译机似乎又卷土重来,大小企业都陆续发布了新产品:2017年10月,网易推出“有道翻译蛋”,支持离线AI翻译、27种语言互译;2017年12月,百度WiFi翻译机发布,针对出境旅游人群,具备WiFi+翻译功能;今年3月12日,搜狗发布搜狗旅行翻译宝,被定位为搜狗公司人工智能落地的战略性产品;4月博鳌论坛上,科大讯飞展示了讯飞翻译机2.0,支持中文与33种语言即时互译。
任何产品的爆发都会伴随质疑,自AI翻译机推出开始就一直不被市场和用户理解,为何有了众多手机翻译APP,还需要专门的硬件产品?
科大讯飞相关人士表示,AI翻译机相对于手机翻译软件,最大优势是使用简便、及时,一键实现即时翻译,同时,讯飞翻译机2.0使用NMT离线引擎,即使出国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翻译。
科大讯飞的说法代表了目前大部门做AI翻译机企业的目的和动机。事实上,在类似的使用场景下,各家比拼的核心其实就是翻译内核。目前各AI翻译机中,拥有AI翻译研发背景的公司,大都会直接在翻译机中移植翻译引擎,例如讯飞、百度、网易有道等。而像小米生态链旗下的魔芋AI翻译机,则选择内置第三方的微软翻译引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供应链人士透露,科技公司纷纷入局翻译机市场的推力之一就是日渐火爆的出境旅游。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出境游的游客中,采取自助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提升。
上述供应链人士表示,目前旅行的行程、住宿、消费等市场已被各大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承包”,但是语言沟通仍然是不少人出境游的困难,因此AI翻译机被认为是AI产品的下一个风口。
翻译机价格普遍偏贵
在智能手机早已降至千元以下的时代,作为新兴产品,目前国内主流的AI翻译机中,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却偏高,部分甚至比肩中高端手机。
讯飞翻译机2.0尽管是博鳌论坛官方指定产品,但是价格也达2999元,高于同类型产品,百度WiFi翻译机的售价是2399元,搜狗旅行翻译宝售价为1498元,准儿翻译机售价1288元。
在京东和天猫平台上搜索“翻译机”,还有不少企业也有出品这类产品,产品外观大同小异,口袋大小的产品大都能实现中英、中日、中法、中韩等中文和多语种之间的互译,也能实现线上/线下使用,价格集中在1000-2000元区间较多。
在普遍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只有688元的网易有道翻译蛋、249元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出品的魔芋AI翻译机等少数产品能做到千元以下。有业内人士表示,与讯飞翻译机2.0等对标高端商务、记者等行业人士不同,这类定价较低的用户目标更多是旅游出行的人群。
但AI翻译机目前毕竟仍然是不够成熟的市场,百度翻译机负责人坦言,现在一般很少有人会选择购买翻译机,“例如对于出去旅游的人而言,其实翻译的需求远没有达到购买的欲望。”
有旅行社人士表示,对于一年只去一两次的旅客,可能会青睐租赁翻译机的业务,这催生了包括携程、途牛以及同程等在内的在线旅游平台推出翻译机租赁产品,价格在几十元不等,最便宜的低至17元。
尚未有明确盈利方向
就像谷歌、微软等“大牛”经常被问到它们的神经网络翻译会不会取代人工翻译,AI翻译机的热潮也让人关注起类似的问题。特别是AI翻译机的线下使用场景,会让人不自觉对标同声传译等职业。
在博鳌论坛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此回应过,“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但不要神话它。拿翻译举例,目前机器在汉英翻译上的平均水平是大学六级口语水平,翻译机并不会让同传下岗。”
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翻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直观体现之一,但是优秀的翻译要实现“信”“达”“雅”,这对人工智能的要求相当高,也是机器翻译发展亟须突破的最大瓶颈。
赛迪互联网行业专家向阳表示,翻译机的市场前景是存在的,但技术难点在于是否能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实现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突破。
对于未来翻译机行业的盈利方向,向阳则认为,“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要真正实现盈利,仍然取决于行业周期的发展”。
作为AI大脑“走向”现实的产品,科技企业一直在寻找智能硬件的载体,在翻译机之前大火的智能音响是很好的例子。只是目前智能音响领域尽管已经白热化,但是各大巨头仍处于占领份额的阶段,没有探索到较好的盈利方向。AI翻译机在“做大蛋糕”的当下,可能也需要开始寻找有效的盈利模式。